通常來說,城市供水由水源地開始,通過水廠處理達標后再通過網關輸送到用水人群中,中間會分布著大量不同規模的泵站,實現逐層加壓保壓送水工作,是供水系統的“心臟”。隨著泵站運行時間越來越長,出現故障異常的風險也越來越高,人力成本也不斷上升,傳統的管理模式一定程度影響了供水系統的高效運行。
痛點分析
1、日常運行依賴人工輪班值守,工作量大且成本較高。
2、泵站運行數據由人工進行記錄,數據記錄頻次和質量較差。
3、設備單機運行,站點與管理部門之間缺乏共享,難以統一調度。
對此,數之能通過本地化部署數采組態管理平臺,能夠接入泵站PLC、儀器儀表、傳感器、攝像頭等設備,實現數據采集與可視化監控,為管理人員提供遠程監控、遠程控制、運維管理、數據分析等功能;同時也能共享到水務管理部門平臺中,實現對泵站的全面監控管理與資源優化調度,有助于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與泵站管理水平,保障供水安全。
實現功能
1、通過電子地圖、2D/3D工藝組態、數據圖表等多種方式實時監控區域內各泵站的位置分布、運行狀態、工藝參數、監控畫面等信息,監測水泵、水質、水壓、流量、水位等信息。
2、能夠實時監測設備的運行狀態,一旦發現異常或故障,會自動觸發報警機制,通過微信、短信、郵件等方式通知管理人員,并同步生成維護工單,實現信息化管理與工作流程。
3、管理人員無需定時巡檢抄錄數據,通過手機電腦可以隨時隨地查看泵站運行參數,并制定巡檢維護工單,記錄操作日志、處理進度、負責人員等信息,實現信息化管理。
4、通過手機電腦實現對泵站設備的遠程控制,如水泵閥門的啟停開關控制;也是實現對異地PLC的遠程編程調試和遠程上下載程序等操作,提高工作效率與管理水平。
5、收集設備的實時數據與歷史數據,進行深度挖掘和分析,為管理者提供數據支持,幫助優化設備運行參數,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。
免責聲明:本網站部分文章、圖片等信息來源于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平臺所有,僅用于學術分享,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權益,請聯系我們,我們將做刪除處理!